“对照这个月的‘监督清单’,我们对村集体‘三资’、农村饮用水方面工作情况进行核查,已对新发现的3项问题进行监督整改......”近日,在全椒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例会上,襄河镇八波村纪检委员作“销号”汇报。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全椒县纪委监委建立“基础清单+重点清单”监督模式。由协作区制定派发“监督事项指导清单”,明确当月的监督重点和监督对象,推动村级监督工作靶向发力、提质增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派单”监督更“接地气”?该县纪委监委根据村居工作职责,将监督重点划分为落实惠民政策、“三资”管理、工程管理等3大类14条。协作区指导各镇纪委每月对群众反映、上级交办、巡察反馈等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结合最新工作安排、民生关注热点等方面,向村务监督委员会派发“动态清单”,清晰有序列出监督事项、具体措施、完成时限等,如要求村级纪检委员紧盯惠农惠民补贴发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入户抽查,每月对50万以上的工程项目实行现场监督、抽查检查不少于3次。为村级纪检干部精准高效开展监督工作提供清晰的路线图。
为确保“派单”监督取得实效,县纪委监委对任务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由协管领导牵头督办,专人跟踪销号,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问题扩大的倒查责任,对主动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的,予以通报表扬。各协作区每月召开“碰头会”,分析问题症结,优化监督举措。镇纪委不定期抽查任务完成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及时向乡镇纪委报告,重大线索直报县纪委。形成“派单+落实+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派单式”监督“落地有声”。
去年以来,全椒县纪委监委重点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领域、农村供水保障等领域点题派单17期,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级监督事项300余项。“‘派单’让监督任务一目了然,使村级监督员心中有数、手中有方,改变了过去村级监督重点模糊、事项不清的状况。”全椒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滁州市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