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硬监督”激活民宿产业“新引擎”
青山环绕,溪水潺潺,推窗便是山光水色。走进凤阳县殷涧镇卸店村,一个个精致典雅的民宿坐落山间,白墙灰瓦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仿若闯入一幅乡间田园画。
“现在我们的民宿以其独特亮点与服务体验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特别是暑假,民宿常常一房难求。”卸店小院负责人乐呵呵地说。
民宿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经济发展中蓬勃而生的一种新产业。凤阳县立足南部山区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活化新路径,因地制宜在殷涧镇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打造出具有原生态特点的高品质民宿——卸店小院,2024年卸店小院入选皖美“金牌民宿”。据了解,目前卸店小院共有民宿36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接待旅游团200余批。
为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深化运用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机制,聚焦民宿优惠政策落实、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安全监管等重点环节开展跟进式监督、蹲点式服务,以“硬监督”激活民宿产业发展“新引擎”。
“我们在开展监督中,采取‘沉浸式体验+跟踪监督’形式,以游客视角实地测评服务质量,以企业视角追踪政策落实,倒逼职能部门优化政务服务。”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卸店小院从立项之初就被纳入了该县重点监督事项。
在卸店小院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定期开展现场走访,及时跟进项目建设情况,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员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条,帮助化解房屋改造、土地租用等民生诉求16起。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文旅、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严格落实规划管控,最大限度保留原乡原貌。
只有具备特色和品质,民宿才能有持久生命力。为此,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一方面创新探索“民宿+”等多元模式,与农耕采摘、美食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等富含乡村特色的文旅项目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进一步增强游客文化体验。另一方面推动构建“村企合作”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党支部+企业+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周边8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60余万元。
“凤阳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民宿产业前景可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释放‘督’的效能,把监督嵌入到民宿产业乃至文旅产业的发展全过程,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滁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