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四个一” 派驻监督质效提升密码
派驻监督机构作为党内监督的“前哨”和正风肃纪的“尖兵”,必须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更实监督举措,着力通过“四个一”路径,擦亮探头作用,提升监督质效。
秉持 “一往无前”改革精神,磨砺监督利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派驻监督本质是政治监督,必须破除“老好人”思想,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胆识突破利益藩篱。要强化“靶向监督”意识,对驻在单位权力运行关键点、廉政风险易发点开展具体化、精准化监督,不回避熟人社会羁绊,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对违纪违规行为果断“亮剑”,以“零容忍”态度守护党纪国法威严。重点健全监督执纪流程化机制,将改革创新贯穿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各环节,确保监督权威有效。
彰显 “一线作为” 担当,夯实监督根基
权力即责任,担当是履职底色。派驻干部需立足“驻”的优势,建立与驻在单位党组(党委)定期会商机制,推动“两个责任”同频共振。聚焦“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构建“防 - 治 - 惩”全链条监督体系。筑牢防线:完善节点提醒、廉政风险防控、廉政档案管理等机制,对物资采购、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开展“嵌入式”监督;深化治理:创新“点题式”监督模式,将触角延伸至帮扶资金使用、评先评优等“神经末梢”,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制度漏洞整改;强化震慑:深化“室组”“组组”联动办案机制,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逐项制定防控措施,确保监督无死角。
锤炼“一丝不苟” 严实作风,提升监督精度
纪检监察干部需以“钉钉子精神”为指引,抓实日常监督,锻造精细监督的专业素养。明责于心。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转化为精准监督的行动力,既当“铁面包公”较真碰硬,又注重严管厚爱结合,在每一次监督检查、每一项问题核查中,彰显忠诚担当。细查于微。严字当头,织密监督防护网,针对“八小时外”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为,以及“微权力”运行中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建立详细的监督台账。通过定期排查、动态更新,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每一处角落,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小窟窿”演变成“大问题”。创新于制。探索“室组巡”等联动模式,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拓宽监督渠道,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铸就 “一身正气”铮铮铁骨,锻造监督劲旅
纪检监察机关是“纪律部队”,派驻干部必须以党性立身做事。严以律己作表率:在制度执行上高于一般干部,杜绝“双重标准”,对党内法规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原则树标杆:涵养“四气”—— 坚持真理的勇气、心底无私的正气、较真碰硬的硬气、坚守底线的底气,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清正廉洁守底线: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在金钱、权力面前保持定力,以“零违纪”标准筑牢防腐堤坝,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赵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