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纪检监察网>> 基层动态>> 市直单位>>正文内容

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以“四守”强党性 纠“四风”正作风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04 18:30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规定要求,以“四守”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坚持不懈拧紧作风建设发条,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用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用优良政治生态引领社会生态。

一要坚守信仰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信仰信念是党性的灵魂,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根本的政治品质。纪检监察队伍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忠诚于党是纪检监察铁军最根本的政治品格。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的要求,始终不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思想根基、学习科学方法、汲取真理力量,及时转化为敢为的行动、善为的能力、有为的效果;始终不渝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捍卫纪法尊严,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现象作斗争,自觉为党分忧、为党担责,勇于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行为作斗争,关键时刻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毫不含糊,挺身而出,以勇于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要固守克勤克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俭是一个人修身立德的基本准则,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更具有政治意义。勤俭与廉政密不可分,如果纪检监察干部生活奢靡、贪图享乐,懒政怠政、投机取巧,不仅会危害社会风气,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而且很容易因为奢靡生活、巧取豪夺走向腐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涵养勤俭节约的品格,严于律己、修身养性,摒弃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增强抵御诱惑的“免疫力”,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做到以俭修身、以勤兴业。

三要严守小事小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抓作风问题就要积小胜为大胜,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小事小节看似微小,但折射的是党性、反映的是作风,并非小问题。“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不容小视,小节不可脱节,否则“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酿成无可挽回的大祸。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强化慎初、慎微、慎独的意识,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小事”中锤炼党性,在“小节”处筑牢防线,严以修身、廉洁自律,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永保人民公仆本色。

四要勇守严管严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严管严治才是对干部最大关爱、最大保护,必须从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高度贯通纪法情理,切实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决纠正只抓业务不抓风纪、只管发展不治腐败等问题。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及时全面了解分管地方和领域全面从严治党情况,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敢管敢治、严管严治。形成监督合力。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高效协同,做实反腐败协调机制,建立廉政教育日常协调机制,推动构建从问题发现到跟踪问效的大监督闭环,确保权力始终在正常轨道上运行。保持高压震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保持反腐惩恶强大攻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坚持办案引领,聚焦重点突破,强化科技赋能,坚决消除反腐败盲区、死角,推动形成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氛围。“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既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又对诬告陷害等行为及时澄清,既向群众解疑释惑,又为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干部安心用心、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赵义明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2015 中共滁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滁州市监察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011617号

地址:龙蟠大道 邮编:239000 传真:(0550)3053571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